昌平一书店48小时“变身”爱心中转站

7月30日上午,昌平区城南街道介山书店里堆满了爱心物资,这是今年北京汛期期间,商居同盟联合城南相伴APP、介山书店建立“极端天气互助共享点”收获的“第一单”。600米小街,10个共享雨伞点位、7家共享避雨点、1个新增极端天气互助点,连点成网,商居同盟从发起共享计划、逐步推动开展到商居自发参与,让街区治理成为良性互益的生活场景。
居民小善:点燃互助“接力棒”
近日,密云西北部遭遇特大暴雨,世涛天朗社区居民郝女士偶然间在“城南相伴”APP上看到商居同盟联合城南相伴、介山书店发起的“极端天气互助共享点”倡议,便萌生了为灾区做点什么的想法。经介山书店沟通后,确定将书店作为爱心物资中转站。
7月29日,接到郝女士电话后,昌盛商居同盟联合介山书店面向居民、商户、大学生在“城南相伴”app发布《设立极端天气互助共享点倡议》,呼吁大家可以整理闲置符合安全规定的充电宝、雨具、防暑物资送来,商户、志愿者们将负责进行宣传、维护。
在本次倡议活动中,介山书店、久久鸭、米面粮油店等多家商户,郝丹、李若谷、张文则、范一宁等30户社区亲子家庭前往介山书店进行物资捐赠,2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负责物资清点、整理。商居同盟希望互助共享点不仅成为物资中转站,更能成为商居共情互助的纽带。
7月30日,爱心商户、居民捐赠的首批物资抵达书店。经统计,此次共募集到大米200斤,矿泉水70箱、箱装方便面15箱、袋装(5连包)51袋、桶装若干,以及面粉、纸巾、雨衣、花露水、面包(箱)等物资近100余件。
7月31日中午12点,介山书店爱心中转站募集的物资跨越城区送达至密云石城镇石城村民委员会,物资包括当地村民急需的生活保障用品,如面包、矿泉水、方便面、花露水、雨衣等。
未雨绸缪:商户升级“便民小站”
除了居民外,小街公益商户也积极投入街区邻里服务中。7月下旬雨季来临前夕,商居同盟迅速行动为街区升级“便民小站”。除已有的共享雨伞点位,商居同盟联合天宝康、正宗牛肉板面、和庆斋等7家商户打造共享避雨点,不仅能避雨歇脚,还能共享雨具、充电、喝上免费热饮。兴商地产负责人向兵表示:“设了一个避雨点儿,欢迎周边的居民来避雨,遇到啥不时之需都能进来,咱就想给街坊们多份安心!”
从前期沟通落位,到精心布置展板,商户们纷纷主动腾出空间、备齐物资,居民们积极出谋划策,让避雨点不仅能避雨歇脚,还能共享雨具、喝上免费热饮。在这里,商户放下生意的“忙”,居民卸下赶路的“急”,一方屋檐下,商居互助的故事持续书写。
商居情谊:“小橙伞”撑起共融网
2023年昌盛小街硬件改造完成后,街道以昌盛小街为试点,成立商居同盟,推动商居融合,引导商户优化经营环境,打造有温度的街区IP。2025-08-14正式发起“共享雨伞”行动,这场缘起“小橙伞”的商居共融情谊,从点到面,历久弥新。
两年里,小街上俏皮羊邻里超市、芳飞园果蔬店、皓宇口腔、介山书店、昌顺马记10个共享雨伞点位,200余把小橙伞成为街区最亮眼的“流动风景”。50余次捐赠,让伞的数量不断更新,也让互助的善意持续扩容。累计服务上千人次的数据背后,是无数次“你帮我、我帮你”的日常,是商居同心守护街区温度的生动注脚。
从前期引领到商居自治,商居同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后续,一方面将联合“城南相伴”APP,广开渠道,持续号召更多商居群体捐赠闲置雨具、充电宝、防暑用品等,让共享点“物资充沛”;另一方面,介山书店作为物资中转站,将所有接收的捐赠物资登记造册,详细记录品类与数量,并在“城南相伴”APP及时公示爱心名单、捐助明细、物资去向,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和日常维护。
商居同盟负责人说,从一把伞的借还,到一方避雨点的守护,再到互助共享点的设立,我们不断再探索“商居同盟 友邻共益”的“昌盛模式”,逐步实现了老商户与老居民“融合”、新群体与新社区“融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